教育 |
||||||||||||||||||||||||
道路安全教育 這種經由多機構合作的模式,尤其適用於多樣化而對象廣泛的社區教育活動。區議會、學校、社區中心及民間組織均有協辦各類型的道路安全教育活動;警務處亦於不同場地,包括道路安全巴士、交通安全城、學校、老人中心及其他社區場所,舉辦講座及研討會,提供針對不同群體和受眾的實用資訊。例如專為新來港移民而設計的道路使用教育計劃,協助他們了解本港的法例和要求。 此外,運輸署製作的《道路安全通訊》也會定期派發予各持份者,以助他們認識交通法例,理解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宣揚道路安全信息,加強道路使用者的道路安全意識。 青少年教育 「交通安全城」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由交通安全隊負責主講道路安全講座。「交通安全城」提供歡樂舒適的環境,把道路安全教育轉化為兒童及青少年的有趣體驗,於2013年吸引逾45,000名不同年齡的人士參觀。「交通安全城」尤其受幼稚園、小學、居民組織、社會服務團體及長者服務機構歡迎。「交通安全城」更定期就不同主題舉辦開放日,提供互動遊戲及表演活動,以推廣道路安全意識。 全港四個交通安全城的資料如下:
多年來,道路安全巴士不斷走訪各學校、屋苑及青少年中心等地方,向學生、居民及青少年宣傳道路安全信息。於2013年道路安全巴士吸引27,000多名人士參觀,在宣傳道路安全意識的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現時的道路安全巴士已投入服務超逾10年,並計劃於2017年更換。此外,為提高道路安全意識,養成良好行為,我們將繼續通過互動方式教育年輕人。 學校教育 全面的學校課程,包括知識、技能和態度,按照學生的發展需要而設。學前教育的其中一個學習目標,便是通過培育幼兒基本安全習慣和意識,讓孩子自幼學會怎樣保護自己。有關道路安全教育的元素,例如認識道路安全守則、單車安全、正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常見的交通意外成因等,已納入中、小學教育的各主要學習領域和學科內,包括小學常識科,中學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和體育學習領域等,讓學生在學習不同主題時,貫徹地培養正確的使用道路態度,深化安全意識。 學校可運用不同的教學資源推廣道路安全教育,包括教育電視節目、教案示例及由本議會提供的網絡資源。此外,相應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香港交通安全隊及單車安全培訓課程,有助學生在真實的學習經歷中擴闊對道路安全的認識,鞏固他們的道路安全意識和習慣。學校課程強調的正面價值觀,例如責任感、尊重他人、關愛、公民意識等,正是培育學生成為負責任的道路使用者所不可或缺的個人素養。
單車安全教育 本議會十分重視單車安全。近年道路安全議會、警務處及運輸署一直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及教育活動,提倡注意單車安全。隨著香港的單車活動日益普及,我們已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最近的主要項目如下:
駕駛安全教育 為加強商用車司機注意安全駕駛及健康意識,運輸署舉行一年一度的「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2013年的「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內容豐富,包括在電台及其他公共渠道發放安全駕駛與健康的信息;以及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免費為商用車司機提供身體檢查。 運輸署自2002年推出「駕駛改進計劃」,繼續為自願改進駕駛行為的駕駛者,以及為在兩年內違例駕駛累積記分達10分者,或因嚴重違例被法院判令修習駕駛改進課程者,提供駕駛改進課程。駕駛者成功完成所有課堂及作業後,可獲發證書,並在相關情況下,扣減其違例駕駛記分的3分。自駕駛改進課程於2002年9月實施以來,截至2013年12月,已有近98,900名駕駛者修習,當中約80%學員在完成課程後六個月內未有再因違例駕駛而被記分,成效令人鼓舞。 行人安全教育 在香港,長者較容易涉及交通意外。有見及此,道路安全議會繼續加強長者的道路安全教育,包括舉辦講座、宣傳運動、巴士巡禮、道路安全信息、推廣及教育計劃,以指導長者如何正確使用道路及橫過馬路。本議會繼續播放政府電視廣告,提醒長者「愛自己,愛家人,做個精叻過路人」;並與區議會緊密合作,在牽涉長者交通意外較多的地區,提醒長者利用合適的行人過路設施。 在2013年,於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的道路安全廣播劇和問答比賽,廣受長者歡迎。本議會將繼續於2014年善用香港電台第五台的節目,向長者宣揚道路安全的信息。 道路安全通訊《小心有禮 精明駕駛》已經出版,向駕駛者傳遞有禮駕駛,為路上及橫過馬路的行人設想等安全信息。
詳細資料,請瀏覽以下網頁:
|
![]() |
宣傳 | ![]() |
道路安全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