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版本 ENGLISH 简体版

主席序言

道路安全議會

宣傳

教育

道路安全措施

法例與執法

道路安全工作經費 民間組織 交通意外統計資料 工作前瞻 附件 嗚謝

 

道路安全措施

道路安全議會確信,推行以道路安全為目標的措施,如建設更安全的道路,加強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識,以及提高車輛的安全系數等,能大幅減少交通意外,減輕意外導致的後果。實施道路改善措施,更可提升道路安全,減少交通意外及傷亡人數。於去年,政府在各區推行各種交通改善措施,令道路更安全。

 

交通意外調查

除了推行交通改善措施之外,運輸署已在100個交通黑點及路段進行交通意外研究,識別這些道路潛在的安全問題,並實施全面道路改善措施,以加強路相關路段及交通黑點的道路安全。

 

科技的應用

運輸署利用科技加強道路安全。

全港約有1,860個道路交匯處裝設了交通燈號,藉以規管和調節道路交匯處的車流和人流,其中155個由交通燈控制的路口設置了衝紅燈攝影機,阻嚇意圖衝紅燈的駕駛者。為加強阻嚇作用,當局已於額外40個有設置交通燈的路口安裝衝紅燈攝影機。此外,為了遏止車輛超速,120個偵察車速攝影機機箱已經安裝完成,並已投入服務。

 

工程措施

熱塑路釘

金屬路釘向來用作標示行人過路處的界限。為了持續改善道路安全,當局已開始採用熱塑路釘,以取代行人過路處沿用的金屬路釘。熱塑路釘的材料與用於熱塑路標的材料相同,防滑效能比金屬路釘為佳,即使熱塑物料剝落,亦可減低對道路使用者構成的危險。

當局於2011年在香港不同地點推行熱塑路釘試用計劃。試用結果顯示,就維修角度而言,在行人過路處以熱塑路釘取代金屬路釘,在技術上是切實可行的。此外,當局也就熱塑路釘的使用徵詢殘疾人士團體的意見,並獲得正面的回應。

鑑於試用結果理想,由2013年開始,路政署於新建的行人過路處以熱塑路釘取代金屬路釘。至於已安裝在現有行人過路處的金屬路釘,也會隨著道路維修工程逐步更換。

在行人過路處使用的熱塑路釘

 

反光安全島標柱牌

安全島標柱用以指引駕駛者使用正確的行車線。然而,傳統的安全島標柱容易被車輛碰撞而損毀,影響運作。為改善情況,路政署對反光安全島標柱牌進行試驗。反光安全島標柱牌的迴向反光板在車頭燈照射下十分顯眼。更重要的是,標柱牌即使被車輛碰撞後,牌身仍可回彈至垂直位置。與傳統安全島標柱相比,新標柱牌更為可靠。

自2008年起,路政署已於路面安裝了900多個反光安全島標柱牌,試驗結果顯示,這種標柱牌適合安裝在駕駛者可直望標誌牌身的位置。反光安全島標柱牌毋須用電,可節省能源,故障率亦顯著降低。

鑑於試驗結果令人滿意,路政署將會在合適的位置安裝新的反光安全島標柱牌,以及將受損的傳統安全島標柱更換為反光安全島標柱牌。

反光安全島標柱牌

 

車輛檢驗

所有在本港登記的車輛,均須先接受類型評定及/或登記前的車輛檢驗,以確保符合《道路交通條例》所規定的要求。所有商用車輛(包括貨車、巴士、小巴、的士和拖車)除在登記前須接受車輛檢驗外,並須於登記後每年接受車輛檢驗。此外,車齡超過六年的私家車亦須每年通過檢驗。車主有責任妥善保養車輛,確保適合在道路上行駛。

自2014年10月起,為加強貨車倒車的安全,所有在本港新登記的貨車均須強制性配備倒車視像裝置,以清晰顯示貨車後方情況。此外,自2014年12月開始,所有在本港新登記的公共小巴必須強制性安裝電子數據記錄儀。

 

上一頁 教育 下一頁 法例與執法
 
主席序言
道路安全議會
宣傳
教育
道路安全措施
法例與執法
道路安全工作經費
民間組織
交通意外統計資料
工作前瞻
附件
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