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序言

道路安全議會成立至今已44年,本人以議會主席的身份,欣然發表議會的2017年年報。

在2017年,有近20,000輛額外登記的車輛在道路行駛,令香港登記車輛的總數達至839,882輛*,較2016年增長2.7%。交通意外的死亡數字從132人減少至108人,較同期降低18%。同期傷亡人數為19,888人,與前一年的傷亡人數20,132相若。

考慮到2016年的交通意外成因後,在2017年,道路安全宣傳項目五大主題持續為—「長者行人安全」、「單車安全」、「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專注駕駛」和「學童行人安全」。

長者行人安全

相對於其他行人,長者(65歲或以上)仍然是在交通意外中最易受傷的一群。在2017年,108名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人士,其中有37人是長者。議會認為持續推動長者和相關組織參與道路安全教育活動至為重要。為加強長者的交通安全意識,議會於2017年與香港電台(港台)合作,舉辦一項聽眾致電參與的道路安全知識問答比賽,以推廣長者道路安全。我們從香港各區的老人社區中心邀請了40支隊伍參加比賽,由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主席親自主持的決賽和頒獎儀式已於2018年1月舉行,同時聯合道路安全大使和耆老們共同演出戲劇表演,以向公眾傳達關於長者的道路安全資訊,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單車安全

由於單車活動持續盛行,單車安全成為議會關注的項目之一。議會持續聘請合資格的導師,為43所小學、18所中學和4所與青少年相關的非政府機構舉辦單車安全訓練課程。這些課程深受學員、家長和參加的學校歡迎。此外,議會與香港警務處攜手合作,透過在荃灣沙咀道遊樂場舉辦「荃灣區道路安全嘉年華」向大眾宣傳單車安全的信息。

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

在2017年,反酒後及反藥後駕駛仍然是議會關注的項目。議會致力持續推行相關的宣傳和教育,在各主要交通幹道展示的大型橫額、巴士車身廣告、電台聲帶和在社交媒體播放的宣傳短片,提醒司機酒後駕駛和藥後駕駛對社會釀成的悲劇性後果。

酒後駕駛引致的交通意外數字按年遞減,成績令人鼓舞。為強調酒後駕駛所導致的嚴重後果,議會展示標語橫額和標貼,播放電視宣傳片、電台聲帶及利用社交媒體,加強「切勿酒後駕駛」的訊息。在2017年10月,議會聯同香港警務處的交通部人員在蘭桂坊舉行反酒後駕駛的推廣活動以宣傳「切勿酒後駕駛」。在2017年12月,議會聯同香港警務處交通部主辦的「不藥駕 不酒駕 專注駕駛巴士巡遊」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順利舉行,吸引了媒體的廣泛報導。

專注駕駛

多年來,不專注駕駛一直是導致交通意外最主要的成因,故議會今年持續推廣「專注駕駛」,旨在提醒司機駕駛時要保持警覺。於2017年製作的電視宣傳短片和電台聲帶,海報和傳單中加強推廣專注駕駛的資訊,時刻準備應對在道路工程附近出現的無法預料的情況。在2017年11月,議會與香港警務處交通部在屯門聯合舉辦「專注駕駛推展禮暨輕鐵及港鐵巴士道路安全運動」,該活動成功地向大眾傳播專注駕駛和道路安全的信息。

學童行人安全

在過去幾年,年齡在10歲至14歲之間行人的死傷亡率是所有年齡組別中的第二高。因此,議會持續將「學童行人安全」列為道路安全宣傳的五大主題之一。

展望未來

有鑑於在2017年因涉及道路工程發生的嚴重交通意外,議會決定透過電視台宣傳短片和電台聲帶、海報和傳單來加強宣傳,以提升大眾對專注駕駛重要性的認識,議會將持續積極主動地向大眾傳達道路安全資訊。

最後,本人衷心向議會全體成員表示致意。他們再次無私地提供專業意見和全力支持我們推動社群參與以改善道路安全。展望未來,因路面車輛不斷增多,議會仍需面對重重挑戰,但我深信靠著團結一致,我們能締造令道路使用者更安全的環境。我們將會與各道路安全夥伴合作,努力達到「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的共同願景。

劉業成
道路安全議會主席
















關於道路安全議會

簡介

道路安全議會於1983年成立,前身是1973年設立的道路安全常務會議,是旨在香港推廣道路安全的政府諮詢組織。議會主席由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出任,成員來自七個政府決策局和部門,以及六家非政府組織。議會透過制定促進道路安全的計劃,以減低香港交通意外宗數及嚴重程度;並向道路使用者推行教育及宣傳活動,以鼓勵人人都承擔確保每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的責任。

議會轄下有兩個工作委員會及兩個工作小組,分別為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道路安全宣傳策略工作小組和道路安全議會年報工作小組。

道路安全宣傳策略工作小組負責設計宣傳計劃予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審議,並兼顧道路安全教育及宣傳活動的推行工作。而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就負責技術研究,旨為促進道路安全。道路安全議會年報工作小組則負責編製每年的議會年報。

願景

道路安全議會致力以「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為目標,使香港成為對道路使用者而言,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使命

道路安全議會透過設計、開展和推行各項道路安全計劃,減少交通意外宗數,減低傷亡嚴重程度,務求推廣及維護安全使用道路的文化。

議會與各政府部門、交通運輸業界商會、關注道路安全人士、教育團體以及社區組織緊密連繫,共同努力推動以下各項工作:

(a)

通過教育和宣傳,改善道路使用者使用道路的行為和表現;

(b)

改善交通網絡,締造更安全的駕駛及道路環境;

(c)

探索新科技,參考海外道路安全法例,以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

(d)

建設更安全的道路,鼓勵使用更安全的汽車;

(e)

通過道路安全伙伴計劃,推動社區參與,共同提高香港的道路安全水平;及

(f)

進行研究及分析,找出交通事故的趨勢及危險地帶。
















宣傳

為實現道路安全的願景,各方必須緊密配合,而宣傳工作尤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2017年,議會除加強現有宣傳外,更不斷開拓新平台,宣傳最受關注的道路安全主題,提升公眾的道路安全意識。

長者行人安全

議會本年度繼續把長者行人安全列為活動宣傳重點,並與各持份者緊密合作,在長者行人交通意外較多的地區推行教育和宣傳活動。這些活動主要是行人安全教育活動,提醒長者善用行人過路交通燈、斑馬線、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等過路設施。

議會聯同香港電台於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期間舉辦電話道路安全問答比賽,參加者包括香港各區長者中心的40支隊伍。決賽更加入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道路安全故事」內容,有效向公眾傳達長者行人安全信息。

單車安全

單車安全仍然是公眾的關注事項。議會和政府於各類宣傳媒體廣泛推廣單車安全。涉及單車的交通事故數字由2015年的2 511宗減少至2016年的2 087宗。

單車安全仍然是公眾的關注事項。議會和政府於各類宣傳媒體廣泛推廣單車安全。涉及單車的交通事故數字由2016年的2,087宗減至2017年的1,917宗,減幅為8.1%。

議會向騎單車者、行人和聘用騎單車者運送貨物的僱主廣發傳單,推廣相關交通法例、騎單車者使用道路的責任,以及使用單車徑的安全指引和守則,並派發以「單車徑上騎單車」為題的《道路安全通訊》,提醒騎單車者在使用單車徑時的安全規則和提示。

議會聯同香港警務處於2017年11月在荃灣沙咀道遊樂場舉辦單車安全宣傳活動–「荃灣區道路安全嘉年華」,讓公眾認識佩戴頭盔和其他保護裝備的重要性。議會亦舉辦「單車安全訓練計劃」,加強中、小學生對騎單車守則及安全的知識。

運輸署推出「單車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td.gov.hk/mini_site/cic/tc/),向市民提供一站式的騎單車資訊平台。單車資訊中心為騎單車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相關資訊和參考資料,包括騎單車訓練、安全提示、有關的交通標誌及道路標記,以及相關法例/規則,有助營造安全的騎單車環境。

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

2016年至2017年,涉及酒後駕駛導致交通意外而被捕的司機,由255人減至237人,減幅為7.1%;而同期涉及藥後駕駛導致交通意外而被捕的司機為7人,與上年度相同。

議會一直致力透過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道路安全意識,並會沿用「切勿酒後駕駛」、「毒駕及藥駕切勿冒險」及「毒駕零容忍」的口號,警惕司機切勿酒後駕駛,以及加強向他們宣傳藥物對駕駛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並向社會各界傳達有關信息。

議會製作行車及行人天橋橫額、泊車咪錶貼紙和巴士車身廣告,加強傳達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的信息,並聯同香港警務處在全港各娛樂場所展開宣傳活動。

為推廣「反酒後駕駛」和「反毒駕及藥駕」,議會聯同香港警務處在2017年10月在蘭桂坊舉行宣傳活動,並在2017年12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醒目駕駛巴士巡遊2017」,有關活動吸引了傳媒廣泛報道。

議會將繼續舉辦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的宣傳活動,而警方亦將加強執法,以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識,以及糾正司機的不負責行為。

專注駕駛

司機「不專注駕駛」是過去五年交通意外的主因之一。議會自2014年起以「專注駕駛」為主題,提醒司機駕駛時要格外留神。

政府於2017年2月6日推出有關「行車保持至少兩秒距離」的電台宣傳聲帶,提醒司機應與前面車輛保持安全距離。此外,政府於2017年12月4日起播出由著名歌手尹光演出的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主題為「道路工程要注意時刻警覺莫遲疑」。這套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呼籲司機時刻專注駕駛,與前面車輛保持至少兩秒距離,並須注意交通標誌(包括道路工程標誌),以及呼籲司機駕駛時切勿使用手提電話。

道路安全議會聯同香港警務處於2017年11月在屯門兆康合辦「專注駕駛推展禮」暨「輕鐵及港鐵巴士道路安全運動」,成功地向市民宣傳專注駕駛及道路安全的信息。

學童行人安全

根據交通事故造成的行人傷亡分析顯示,年齡超過65歲的行人組別的死亡及重傷率為最高,其次便是10歲至14歲的年齡組別。因此,議會將「學童行人安全」列為推廣活動的主題之一,以加強該年齡組別的道路安全意識。

向學童灌輸道路安全意識極為重要。學校教育是提高學生的道路安全意識及減低學童交通事故的重要一環。為了支援學校推行道路安全教育,教育局製作相關的學與教資源,並上載至教育局網站。此外,《道路安全通訊》會定期派發予幼稚園、小學及中學,並於教育局網頁上推廣。

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

運輸署每年均舉辦《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透過一連串推廣活動,加強商用車司機對安全駕駛及個人健康的關注。

2017年的四大主題包括:「正確的駕駛態度」、「尊重其他道路使用者」、「切勿酒後及藥後駕駛」及「時刻注意身體狀況」。這些推廣活動包括在電台和其他宣傳平台宣揚安全駕駛和提供健康資訊,並為商用車司機提供免費健康檢查。

針對性的道路安全信息

在不同媒體平台播放宣傳短片及聲帶,是有效向大眾傳達道路安全信息的重要途徑。議會將會繼續在電視播放五大主題的宣傳短片:「長者行人安全」、「單車安全」、「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專注駕駛」和「學童行人安全」。「不專注駕駛」是過去五年交通意外的主因之一,因此新一套的政府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已於2017年12月4日推出,提醒司機專注駕駛。

道路安全議會網站

道路安全議會網址為:Road Safety Council

議會網站闡述各類道路安全信息,並讓市民透過網上瀏覽議會出版的刊物、有用的統計數據及相關連結,從而有效地向公眾傳達道路安全資訊。在2017年,網站的每日平均瀏覽人次為2,701。

議會將繼續探討如何善用各類宣傳平台,以更有效地把道路安全信息傳達至目標群組。












教育

道路安全教育

教育和宣傳對提高公眾的道路安全意識非常重要。議會在教育公眾道路安全工作中擔當極其重要的角色,其工作包括確立道路安全的教育重點、開辦課程、製作授課教材,並統籌各團體的道路安全教育工作。

通過與不同機構合作的模式,對推展不同年齡層的各類社區教育活動尤其有效。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區議會、學校、社區中心及民間組織均有協辦各類型的道路安全教育活動;警務處亦為不同團體和機構於不同場地,包括道路安全巴士、交通安全城、學校、老人中心及其他社區場所,舉辦講座及研討會,為不同群體和聽眾提供切合他們需要的資訊,例如透過電台的來電問答比賽發佈和宣傳長者道路安全提示,以及為學生開辦單車訓練課程,以提高他們騎單車的技巧和道路安全意識。

此外,運輸署編寫的《道路安全通訊》會發放道路安全指示和訊息給不同道路使用者,以加強他們對交通相關法例及規則的認識,並提高他們的道路安全意識。《道路安全通訊》亦會定期在不同地方,包括各區民政事務處、駕駛學校、公共圖書館,以及通過其他宣傳途徑,派發予不同市民、組織及團體。《道路安全通訊》可於下列運輸署網頁內瀏覽:http://www.td.gov.hk/tc/road_safety/road_safety_bulletin/index.html

青少年教育

「交通安全城」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擁有及管理,而其中所舉辦的道路安全講座則由警察總區交通安全組負責。「交通安全城」透過歡樂舒適的環境,把道路安全教育轉化為學生及長者的有趣體驗;於2017年吸引逾50,000名不同年齡的人士參觀。「交通安全城」尤其受幼稚園、小學、居民組織、社會服務團體及長者服務機構歡迎。「交通安全城」更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開放日,提供互動遊戲及表演活動,以推廣道路安全信息。

全港四個交通安全城的資料如下:


百福道交通安全城
北角百福道
查詢電話:2565 5716

秀茂坪交通安全城
秀茂坪秀明道56號
查詢電話:2379 1194

沙田交通安全城
沙田崗背街1號
查詢電話:2637 6303

屯門交通安全城
屯門湖山遊樂場
查詢電話:2463 7597

道路安全巴士不斷走訪各學校、屋苑、青少年中心及老人中心,向學生、居民、青少年及長者宣傳道路安全信息。道路安全巴士於2017年吸引12,000多名人士參觀,在宣傳道路安全信息的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此外,為提高年青人的道路安全意識及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將繼續透過不同的媒體平台包括YouTube接觸更多年青人。

學校教育

學校按照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他們提供一個涵蓋知識、技能和價值觀/態度的整全課程。學校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包括責任感、尊重他人、關愛、公民意識及依規守法,以協助學生成為負責任的道路使用者。

透過學前教育,培育幼兒的基本安全習慣和意識,讓學童自小學會怎樣保護自己。有關道路安全教育的學習元素,包括認識及遵守道路安全守則、單車安全、正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常見的交通意外成因,已納入學校課程內,例如小學常識科及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等。

學校可運用不同的學與教資源推廣道路安全教育,包括由教育局提供的教育電視節目、教案示例及由議會提供的網上資源。

有關道路安全的學與教資源已上載至教育局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的網站:(www.edb.gov.hk/cd/mcne)。

此外,相應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組織香港交通安全隊及舉辦單車安全訓練課程,均有助擴闊學生對道路安全的認識,鞏固他們適當使用道路的習慣。透過參與以上活動,學生能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正確使用道路的行為,使他們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均成為負責任的道路使用者。

單車安全教育

隨著以騎單車作為短途代步、休閒、環保、健康及其他用途的情況日益普遍。議會、警務處及運輸署推行了多元化的宣傳及教育活動,推廣單車安全。隨著騎單車活動的普及,我們會繼續加大推廣單車安全的力度。近期主要的項目如下:

• 於公共場所和體育場館播放「單車樂:安全錦囊」教育短片供公眾觀看,對象包括騎單車者、駕駛者、行人和學生,並為他們提供適當及安全地騎單車的完善指引。該短片不但可於YouTube及運輸署和道路安全議會的網站上觀看,亦已製成光碟派發予所有本地學校及高等教育機構。

• 在舉辦單車安全運動期間,於騎單車熱點派發傳單及紀念品,以提高公眾的單車安全意識。如議會與香港警務處攜手合作,在荃灣沙咀道遊樂場舉辦「荃灣區道路安全嘉年華」,派發傳單及紀念品,宣傳單車安全信息。同時,在單車徑放置單車安全的大型橫額,提醒騎單車者關於單車安全的信息。

• 定期在學校及社區舉辦講座,提倡使用單車安全裝備,及開辦「單車安全訓練計劃」,向中、小學生推廣單車安全的信息。為43小學、18所中學和4所非政府的青年機構的3,581名學生提供共70節的單車安全訓練課程,以加強其騎單車的技能和安全意識。

• 為到訪4間交通安全城的學生和團體提供單車安全講座和實習環節。

• 出版宣傳單張及以「單車徑上騎單車」為題的《道路安全通訊》,推廣騎單車的安全規則及提示。

駕駛者安全教育

為加強道路安全意識及培養良好駕駛行為,駕駛改進課程自2002年9月開始推行。根據《道路交通條例》和《道路交通(違例駕駛記分)條例》,強制觸犯嚴重交通罪行而被裁定罪名成立的人士,或在兩年內累積違例駕駛分數達10分或以上的違反交通罪行者,須修習由指定駕駛學校所提供的駕駛改進課程。該課程也會開放給其他適用的駕駛者。駕駛者在成功完成所有課堂及滿足其他附加條件後,將可從違例駕駛記分的總分中扣減3分。在2017年,已有約25,600名駕駛者修讀了駕駛改進課程,當中93%的學員在課程結束後的六個月內並沒有再被記違例駕駛記分。

議會於2017年12月4日推出新一輯政府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宣傳聲帶,提醒司機專注駕駛,尤其當有道路工程進行的時候。

為提醒司機駛過交通燈路口時應遵守的規則,包括各交通燈號的意義及「右轉袋口位」的安全提示,議會出版了以「交通燈號知多點」為題的《道路安全通訊》。此外,亦出版了以「安全使用快速公路」為題的《道路安全通訊》,以向司機推廣在快速公路及主要幹線上駕駛的安全規則及提示,尤其是當司機遇到快速公路上道路工程的臨時交通安排時,應注意的安全規則及提示。

「司機不專注地駕駛」在過去五年都是最常見的交通意外成因。為了改變司機的不負責行為,香港警務處制定2016年重點交通執法項目,使司機更能明白他對身邊每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應負上的責任。

長者行人安全教育

在香港,長者較容易涉及交通意外。有見及此,道路安全議會繼續加強長者的道路安全教育,包括舉辦講座、宣傳運動、巴士巡禮、發放道路安全信息、舉辦教育宣傳活動,以強調正確使用道路及橫過馬路方法。

議會會繼續播放政府電視宣傳短片,提醒長者「愛自己,愛家人,做個精叻過路人」;並與耆樂警訊緊密合作,在經常發生牽涉長者的交通意外地點,提醒長者善用合適的行人過路設施。

道路安全議會和香港電台第五台共同舉辦「香江暖流長者道路安全問答比賽」,於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在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並製作「做個精叻過路人」 音樂視像作為問答比賽的主題歌曲,推廣長者的道路安全信息。這首歌在香港電台的YouTube頻道上獲多次收看,並在長者社交群中廣受歡迎。

我們從香港各區的老人社區中心邀請了40支隊伍參加比賽,以及耆樂警訊會員更以道路安全大使的身份參加。長者道路安全運動2017廣受長者歡迎,而議會將繼續於2018年透過香港電台第五台的頻道,向長者宣揚道路安全的信息。
















道路安全措施

修訂道路工程的照明、標誌及防護工作守則

根據《道路交通條例》(香港法例第374章)的規定,路政署於2017年6月16日刊憲修訂《道路工程的照明、標誌及防護工作守則》(工作守則)。此修訂版為工作守則的第五版,並已於二○一八年一月一日起正式生效。

該工作守則強調,負責人須盡可能避免在欠穩妥的情況下施工,及盡可能安排工程於日間進行。同時,在策劃道路工程的開展、進行及完成時,負責人須為工程的照明、標誌和防護等措施的設置、維持和移除提供足夠的工作時間和空間,以減低施工地區被來車或經過車輛撞及的風險。

工作守則的重點修訂內容包括:

(一) 在時速限制70公里或以上的道路(包括快速公路)進行工程時,承建商須於封閉路段的前端加設備有車載式緩撞裝置的護航車輛(或適當防撞等級的護欄)及縱向安全淨距(即緩衝距離);

(二) 擴大應用原本在快速公路進行流動作業時(包括封閉及解除封閉行車線、清理溝渠、清掃/灑水或緊急路面維修等)須使用備有車載式緩撞裝置的護航車輛、閃爍箭咀指示燈號、閃動警告燈及標誌等要求至時速限制70公里或以上的道路進行的流動作業;及

(三) 提高護航車緩撞裝置尾部反光度的規格以加強對駛經工地的車輛的警示作用,及清楚列明護航車的最少重量,從而加強對工地工人的防護能力。















法例與執法

交通管制條例針對不同道路使用者之間的關係,以及道路使用者與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旨在促進道路安全,令車流更暢通,而警察則負責執法打擊違規行為。

執法行動繼續集中於減少交通意外及改善交通流量。根據過往經驗,我們的努力能明顯促進道路安全。2017年的整體交通執法數字為2,395,687宗,較2016年增加了12%。酒後駕駛、藥後駕駛、超速及非法賽車等情況仍然是值得關注。

重點交通執法項目 (STEP)

道路安全是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之一。剛完成全面檢討的「重點交通執法項目」配合整體交通狀況,包括道路安全、交通流量及會影響社區的狀況以重點打擊某些交通違例事項。

警方會就執行「重點交通執法項目」時所蒐集的數據及定期的交通意外數據進行分析,以制定改善未來的交通政策及執法策略。

在2017年,在全港有25,372部車輛涉及15,725宗交通意外,導致19,888人受傷,包括造成了108人死亡及2,214人嚴重受傷。上述數字並未包括無人受傷的交通意外。

在2018年,「重點交通執法項目」的目的是改變道路使用者引致交通意外及阻礙交通的不負責任行為;以道路使用者不負責任的行為作為重點,處理社區關注的事宜;以及令每個人都肩負起確保道路安全的責任。

為進一步減少 「重點交通執法項目」 中違例事項有關的不當行為,我們會向市民宣傳道路安全,解釋違例事項會構成的危險和背後的執法原因。

行人安全

行人仍然是最常涉及交通意外的組別,佔2017年交通意外死亡總人數的59%。為此,警方定期在全港執行行人道路安全行動,務求減低涉及行人,尤其是長者的交通意外,並將繼續針對胡亂過馬路及觸犯嚴重交通罪行的行人,採取嚴厲執法行動。於2017年,檢控行人的個案共18,229宗。65歲或以上長者行人的交通意外死亡人數由2016年的46人下降至2017年的37人,減幅為20%,佔行人死亡總人數的58%。在警方繼續嚴厲執法的同時,議會承諾會加強對長者行人安全的宣傳教育。

單車安全

近年來,單車活動日趨流行,單車是交通意外中較常受傷的組別之一。警方繼續定期執行全港性的單車安全行動,提升騎單車者的道路安全意識。騎單車者在馬路上必須遵守所適用的交通法規,並受《道路交通條例》規管。

反酒後駕駛

酒後駕駛法例透過酒精呼氣、血液和尿液酒精測試執行。在2017年,共有948名人士涉嫌酒後駕駛被捕,涉及酒後駕駛的交通意外數字由2016年的254宗減至2017年的232宗。香港警務處自2013年底引入流動呼氣測試中心(MBTC),以提高反酒後駕駛執法的成效。於2017年底,三部新的MBTC已投入服務,進一步打擊酒後駕駛。

反藥後駕駛

《2011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於2012年3月15日起生效。當司機涉及交通意外、或於行車時干犯交通罪行、或疑在駕駛時受指明毒品或藥物的影響或在服用或吸食指明毒品後駕駛,警務人員有權要求司機進行初步藥物測試,包括識認藥物影響觀測(DIRO)及損害測試(IT)。該條例亦賦權警務人員,當完成初步藥物測試後,如認為該司機的駕駛能力受損,可要求司機提供血液或尿液樣本。在2017年,警方執行了109次識認藥物影響觀測和4次損害測試。全年共15名司機涉嫌毒駕及藥駕被捕。

公共交通工具相關違例事項

警方不定期在全港進行以公共服務車輛(例如專營巴士、公共小巴及的士)司機為對象的執法行動,提高他們的道路安全意識,以達至減少交通意外和使行車暢順的目的。於2017年,警方共檢控485名司機或乘客,以及向3,637名司機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沒有佩戴安全帶違例事項

佩戴安全帶能有效減低在交通意外中受傷的程度。警方在全港採取行動,銳意遏止沒有佩戴安全帶的違規行為。於2017年,警方展開針對沒有佩戴安全帶的違例檢控,共發出652張傳票及6,963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道路安全工作經費

經費

道路安全議會的運作經費來自政府撥款。

善用資源

在2017-2018財政年度,政府通過運輸及房屋局撥款港幣470萬元予本議會作教育及推廣活動經費。議會的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負責制定工作計劃,確保適當及有效地運用資源。委員會亦會確保推廣活動能夠達到設計規定,並同時符合財政預算。議會深信,善用所得經費,通過良好協調,定能有效而全面地實施推廣道路安全的計劃。
















非政府組織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涵蓋多個不同行業,包括海陸空的客運和貨運。學會由約1,800名會員組成,當中有資深經理、政府公務員、公私營機構及顧問公司的專業人士。

學會定期為會員舉辦專業認可計劃及活動,例如研討會、論壇、大型會議、參觀活動及持續專業發展計劃;並制定及推行專業守則,確保並維護業內的專業水平。此外,學會亦參加與運輸及物流相關的公共委員會及諮詢組織,就有關業界的事宜向政府提供專業意見。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於2001年8月加入成為道路安全議會成員,積極參與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及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的會議和工作。學會與道路安全議會及其他政府部門一直保持定期與緊密的合作,致力改善道路安全,並確保道路安全信息能傳達至業界。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http://www.cilt.org.hk

香港汽車會

在過去多年以來,香港汽車會作為道路安全議會的成員,不斷為議會提供協助及專業意見。香港汽車會對本議會及政府在制定新法例、改善道路、道路安全措施及保護道路使用者等各方面貢獻良多。香港汽車會代表有列席道路安全議會,其轄下的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和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亦是速度限制檢討工作小組成員。

香港汽車會(HKAA)於1918年成立,至今已有100年歷史。香港汽車會是一家非牟利組織,為汽車會會員和在香港的駕駛人士提供服務。同時香港汽車會積極推動道路安全,每年都協助區議會舉辦的道路安全活動和道路安全嘉年華會。香港汽車會支持環保,並致力為香港居民建立一個卓越的駕駛和生活環境。

香港汽車會是國際汽車聯會(FIA)、國際電單車聯會(FIM)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會員。自1950年代已開始參與賽車運動,是香港唯一可簽發賽事證件的認可機構。此外香港汽車會亦積極推廣賽車運動,其中包括協助香港賽車運動員參與國際賽事及籌備國際性大型活動。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http://www.hkaa.com.hk
讚好香港汽車會(HKAA)的Facebook專頁

香港保險業聯會

香港保險業聯會現有136名機構會員,為獲政府認可的保險業界代表組織。該會設有兩個總會:一般保險總會及壽險總會。一般保險總會轄下的意外保險公會專責處理汽車保險的各項事宜。

香港保險業聯會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及保險業監管局緊密聯絡,處理立法及業界事宜。該會一直積極推動及改善業內的自律監管制度,提高保險業的專業水平。

香港保險業聯會繼續支持道路安全議會的活動和計劃。聯會的網頁(www.hkfi.org.hk) 連結至道路安全議會的網站,為駕駛人士提供有用的汽車保險資訊,包括第三者責任保險、惡劣天氣下的汽車保險受保內容、發生了車禍後的因應措施以及其他相關主題等。聯會亦堅持一貫立場,反對酒後及藥後駕駛。此外,保聯現正籌備建立電子平台驗證臨時保單的真偽,以保障公眾利益。

保險業聯會的面書粉絲專頁“HKFI Smart Union 保聯同學會”(www.facebook.com/HKFI.SmartUnion/)不斷更新各種關於保險的資訊,當中包括與汽車保險和道路安全相關的資訊和要訣,供駕駛人士和公眾參考。

保聯於2014年舉辦了首屆香港保險業大獎,該獎項藉表揚卓越成就和創新意念提升整體的行業標準,鼓勵業界以更專業和更創新的理念為大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香港保險業聯會未來會繼續致力教育公眾保險知識及推動業界發展。

香港醫學會

香港醫學會成立於1920年,前身為香港中華醫學會,至今仍然活躍於社區。香港醫學會一直致力提升本港的醫療水平,並為註冊醫務人員提供專業交流和聯誼的平台。

香港醫學會以「維護民康」為格言,擁有逾10,000名會員,皆為註冊醫務人員,本著醫學知識,關顧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和福祉;並就藥物對駕駛者造成的副作用及其他安全問題提供專業意見。

醫學會的志願醫生舉辦各種醫學教育活動,努力協助提醒大眾有關酒後和藥後駕駛的危險性。該會透過新聞稿、刊物、電台及電視節目、講座與展覽,發放有關拯救生命的資訊。醫學會月刊除報道會務之外,更就具爭議性的醫學話題發表意見。

議會得以掌握全球道路安全研究的最新發展及醫學知識,有賴香港醫學會的貢獻,以及其與國際專業醫學組織的聯繫,其中包括世界醫學會、亞洲及大洋洲醫學組織聯盟、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等。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http://www.hkma.org

香港交通安全會 / 香港交通安全隊

香港交通安全會成立於1961年,屬志願團體,致力促進行人安全。1963年成立「香港交通安全隊」,協助學童安全往返學校,以補當年行人過路設施不足,並協助警方推廣交通安全知識。

截至2017年12月,交通安全隊共有12,404名隊員,包括來自323間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學生,以及老人中心的長者;另有1,650名志願人士擔任領袖職務。

2017年,香港交通安全隊參與多項交通安全活動及社會服務,協助維持行人及交通秩序,提供社會服務,向學生推展道路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道路安全意識和使命感,擔任道路安全大使,深化學生在校園內推廣道路安全意識的角色,回饋社會。

香港交通安全隊亦與中國內地多個省市合辦交流活動,互相支援,分享推廣道路安全意識的工作,交流學校交通安全隊的經驗和心得,藉以提高道路安全意識,以助組織學校的交通安全隊伍。

香港交通安全會及香港交通安全隊一直與香港警務處、道路安全議會、教育局、社會福利署及民政事務局緊密合作,致力為香港提供安全的道路環境。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http://www.rsa.org.hk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IAM/HK)成立於1961年,迄今已57年。本會的目的為提升駕駛人仕的駕駛水平,透過推廣安全駕駛的訓練和負責任的駕駛態度以改善香港的道路安全水平。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是道路安全議會的成員,並擔任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和速度檢討工作小組的成員。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作為一家非牟利組織,在香港,澳門及內地舉辦由認可訓練主任主持的駕駛訓練課程和研討會。同時為公營機構,車隊及公眾人仕安排駕駛訓練課程和駕駛測試。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於香港和中國內地舉辦私家車/貨櫃車/電單車和其他車輛的各類安全駕駛比賽,如「道路安全盃」一杯水安全駕駛比賽、尋寶和慳油駕駛比賽。我們將繼續秉持這些工作方針,堅信道路上的具經驗和負責任的駕駛者愈多,道路駕駛也更安全。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http://www.iamhk.org/
















交通意外統計資料

道路安全議會制定計劃和發展方向時會參考交通意外的趨勢和普遍的意外成因。為此,議會會仔細分析交通意外的數據及趨勢,以提出減少及預防意外發生的合適措施。

2017年統計數字

2017年交通意外統計數字顯示,全港涉及傷亡的交通意外事故共有15,725宗,意外的傷亡人數共有19,888名;每天平均發生43宗涉及傷亡的交通意外,每星期平均約有二人在交通意外中死亡。相比去年,意外宗數和傷亡人數分別輕微減少2.32% 及1.21%。

按2017年度車輛碰撞類別劃分的交通意外數字顯示,涉及車撞行人的交通意外從2016年的3,172宗下降至2017年的2,958宗,而車輛相撞事故則由2016年的7,507宗增加至2017年的7,648宗。

雖然涉及傷亡的交通意外數目在過去十年並無顯著變化,但死亡數字則有下降趨勢。2017全年交通意外死亡總人數為108人。

議會深入研究交通意外的成因及結果,並保存完整的交通意外數據,以助制定合適的道路安全策略。行人仍然是交通意外事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組別,而私家車則是涉及交通意外最常見的車輛組別。於2017年,涉及交通意外的25,372輛車輛中,私家車佔最多,共8,607輛;其他依次是的士(4,359輛)、輕型貨車(2,790輛)、公共巴士(2,726輛)、電單車(2,280輛)、單車(2,061輛)及其他車輛(2,549輛)。

 

道路情況的影響

於2017年,27%的交通意外傷亡發生在道路交界路口,25%發生在行人過路處。在所有涉及傷亡的交通意外中,約29%發生於夜間,另有4%則發生於黎明或黃昏時分。

 

2017年交通意外五大原因(依四項觀點劃分)

I. 駕駛者

意外成因

司機人數

不專注地駕駛

4,371

車輛失控

1,821

行車時太貼近前面的車輛

1,639

不小心轉換行車線

1,215

疏忽地右/左轉

659

 

II. 傷亡者(乘客或行人)

意外成因

傷亡人數

乘客在車廂內(非樓梯)失去平衡

575

行人不留神

374

不顧交通情況橫過馬路(在過路處以外的地方)

256

乘客在車廂內樓梯失去平衡

181

不顧交通情況橫過馬路 (在過路處)

166

 

III. 車輛

意外成因

車輛數目

資料不詳車輛(碰撞後不顧而去)

168

機件有毛病

48

撞車前車胎爆裂

9

壞車後沒有亮著危險警告燈

7

車胎有毛病或屬於違法類別

5

 

IV. 客觀環境

意外成因

意外宗數

行人疏忽

232

有物體或動物擋路

89

路面濕滑(因天氣導致)

69

路面濕滑(非因天氣導致)

56

路面工程的燈光/指示不足

19

 
















工作前瞻

展望

道路安全議會積極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實現「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的願景。隨着香港車主不斷增加和人口日益增長,交通流量將愈來愈高。議會透過三管齊下的策略持續提升道路安全–公眾參與、道路工程和積極執法,以保障道路及社區安全。

宣揚道路安全訊息

為有效提升公眾的道路安全意識,議會繼續舉辦推廣五大道路安全主題的宣傳活動–「長者行人安全」、「單車安全」、「反酒後駕駛和反藥後駕駛」、「專注駕駛」和「學童行人安全」,以鼓勵市民各盡其責,確保每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議會在社交媒體和不同平台播放道路安全訊息,包括電視、電台、網站、YouTube和電視牆。議會將繼續在港鐵站張貼宣傳海報,在教育推廣和宣傳活動上派發傳單,並在香港主幹道的行車天橋上和周圍的單車徑懸掛宣傳橫額。議會每年舉行周年紀念典禮,突顯本年度的道路安全主題,以廣泛推廣道路安全訊息。

議會透過不同途徑播放教育短片《單車樂:安全錦囊》,提供全面的騎單車安全資訊,以及示範在馬路和單車徑騎單車的正確技術,而有關教育短片亦已上載議會及運輸署的網站。議會網站內容不斷更新,為公眾提供道路安全推廣活動的最新消息及相關資料。議會繼續出版《年報》詳載年內活動,並提供一系列以道路安全為專題的通訊。

針對不同目標對象的宣傳教育

運輸署派發通訊刊物,舉辦講座及工作坊,並與公共運輸營運商及使用商用車輛的業界舉行會議,向職業司機發放道路安全訊息。運輸署亦舉辦《至fit安全駕駛大行動》,提升商用車司機的安全駕駛技術及對個人健康的關注。

議會亦出版以道路安全為專題的《道路安全通訊》,發放予公眾。該《道路安全通訊》亦上載於運輸署的網站。

警務處亦會繼續在中小學舉辦講座,並在交通黑點及邊境管制站舉辦街頭教育活動,接觸目標群組,提高他們的道路安全意識。由警察負責的「道路安全巴士」是向幼稚園學童和社區長者傳達道路安全信息的有效平台。為提升長者的道路安全意識,長者道路安全電話問答比賽將繼續在電台舉行。

議會深明應從小開始灌輸道路安全教育,因此與香港交通安全會緊密合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道路安全和宣傳活動,教導他們成為有責任感的道路使用者。同時,議會也製作道路安全教材,派發給參與社區道路安全講座的學生。

單車技術訓練課程與單車安全講座,已納入議會在中、小學推行的青少年社群安全意識宣傳計劃。基於騎單車者越來越多,議會將繼續推行單車訓練計劃,以提高學生騎單車的技巧和安全意識。

教育局通過學校課程及不同的學習活動,以傳達道路安全信息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及公民意識。教育局亦製作相關的學與教資源,內容強調道路使用者的正面價值觀和態度及正確行為,以促進在學校推廣道路安全教育。

據統計,在不同年齡群組中,長者涉及交通意外最多。社會福利署的服務單位及非政府組織將於長者社區活動中,繼續以宣傳道路安全為重要信息,並向公眾派發道路安全通訊及其他印刷品。

每年,警務處檢討「重點交通執法項目」的優次,就最新道路安全狀況採取適當行動,改變道路使用者引致交通意外及阻塞交通的不良行為,確保人人肩負其責,保障每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展望

展望未來,議會將繼續探討新的方法及活動以加強道路安全。我們會繼續透過與多機構合作的模式和三管齊下的策略—公眾參與、道路工程和積極執法。政府部門、政策部門及非政府機構將繼續全力投入,務求實現道路安全願景:「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
















鳴謝

本議會2017年年報由以下各部門及組織協力編撰:

政府決策局和部門:

-教育局
-運輸及房屋局
-路政署
-民政事務總署
-香港警務處
-政府新聞處
-運輸署

非政府組織:

-香港交通安全會
-香港汽車會
-香港保險業聯會
-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
-香港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