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版本 ENGLISH 繁體版

主席序言

关于道路安全议会

宣传

教育

道路安全措施

法例与执法

道路安全工作经费 非政府组织 交通意外统计资料 工作前瞻 附件 呜谢

 

法例与执法

            

交通管制条例针对不同道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道路使用者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旨在促进道路安全,令车流更畅通,而警察则负责执法打击违规行为。

执法行动继续集中于减少交通意外及改善交通流量。根据过往经验,我们的努力能明显促进道路安全。 2017年的整体交通执法数字为2,395,687宗,较2016年增加了12%。酒后驾驶、药后驾驶、超速及非法赛车等情况仍然是值得关注。

          

重点交通执法项目 (STEP)

          

道路安全是警务处处长首要行动项目之一。刚完成全面检讨的「重点交通执法项目」配合整体交通状况,包括道路安全、交通流量及会影响社区的状况以重点打击某些交通违例事项。

警方会就执行「重点交通执法项目」时所搜集的数据及定期的交通意外数据进行分析,以制定改善未来的交通政策及执法策略。

在2017年,在全港有25,372部车辆涉及15,725宗交通意外,导致19,888人受伤,包括造成了108人死亡及2,214人严重受伤。上述数字并未包括无人受伤的交通意外。

在2018年,「重点交通执法项目」的目的是改变道路使用者引致交通意外及阻碍交通的不负责任行为;以道路使用者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重点,处理社区关注的事宜;以及令每个人都肩负起确保道路安全的责任。

为进一步减少 「重点交通执法项目」 中违例事项有关的不当行为,我们会向市民宣传道路安全,解释违例事项会构成的危险和背后的执法原因。

行人安全

行人仍然是最常涉及交通意外的组别,占2017年交通意外死亡总人数的59%。为此,警方定期在全港执行行人道路安全行动,务求减低涉及行人,尤其是长者的交通意外,并将继续针对胡乱过马路及触犯严重交通罪行的行人,采取严厉执法行动。于2017年,检控行人的个案共18,229宗。 65岁或以上长者行人的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由2016年的46人下降至2017年的37人,减幅为20%,占行人死亡总人数的58%。在警方继续严厉执法的同时,议会承诺会加强对长者行人安全的宣传教育。

单车安全

近年来,单车活动日趋流行,单车是交通意外中较常受伤的组别之一。警方继续定期执行全港性的单车安全行动,提升骑单车者的道路安全意识。骑单车者在马路上必须遵守所适用的交通法规,并受《道路交通条例》规管。

反酒后驾驶

酒后驾驶法例透过酒精呼气、血液和尿液酒精测试执行。在2017年,共有948名人士涉嫌酒后驾驶被捕,涉及酒后驾驶的交通意外数字由2016年的254宗减至2017年的232宗。香港警务处自2013年底引入流动呼气测试中心(MBTC),以提高反酒后驾驶执法的成效。于2017年底,三部新的MBTC已投入服务,进一步打击酒后驾驶。

反药后驾驶

《2011年道路交通(修订)条例》于2012年3月15日起生效。当司机涉及交通意外、或于行车时干犯交通罪行、或疑在驾驶时受指明毒品或药物的影响或在服用或吸食指明毒品后驾驶,警务人员有权要求司机进行初步药物测试,包括识认药物影响观测(DIRO)及损害测试(IT)。该条例亦赋权警务人员,当完成初步药物测试后,如认为该司机的驾驶能力受损,可要求司机提供血液或尿液样本。在2017年,警方执行了109次识认药物影响观测和4次损害测试。全年共15名司机涉嫌毒驾及药驾被捕。

公共交通工具相关违例事项

警方不定期在全港进行以公共服务车辆(例如专营巴士、公共小巴及的士)司机为对象的执法行动,提高他们的道路安全意识,以达至减少交通意外和使行车畅顺的目的。于2017年,警方共检控485名司机或乘客,以及向3,637名司机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

没有佩戴安全带违例事项

佩戴安全带能有效减低在交通意外中受伤的程度。警方在全港采取行动,锐意遏止没有佩戴安全带的违规行为。于2017年,警方展开针对没有佩戴安全带的违例检控,共发出652张传票及6,963张定额罚款通知书。

上一页 道路安全措施 下一页 道路安全工作经费
 
主席序言
关于道路安全议会
宣传
教育
道路安全措施
法例与执法
道路安全工作经费
非政府组织
交通意外统计资料
工作前瞻
附件
呜谢